李宇:粒粒航天种 一片财富梦
2013-06-04 22:54:24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按语】我国瞄准航天高科技,大力发展航天高新农业产业,针对农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于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航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围绕航天农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提升和优化了产业结构,抢占了市场经济制高点。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
 

【按语】我国瞄准航天高科技,大力发展航天高新农业产业,针对农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于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航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围绕航天农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提升和优化了产业结构,抢占了市场经济制高点。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我国在加快航天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航天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紧密结合,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神州十号将在今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太空经济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作为太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航天农业以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备受关注。高精尖的航天技术和传统的农业,已被科学家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航天技术成为了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借助航天工程把农作物种子送入太空,利用特殊的空间环境使其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再通过进一步的选育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从而提升农业的生产力水平。

随着航天农业的发展和不断推进,中国的农业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集团化的生产将取代作坊式作业,新兴航天生物育种兴起,特种作物队伍不断壮大……航天农业以现代技术、现代工业和科学管理为特征,不断颠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印象。

航天生物育种是培育优良生物的生物学技术,成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变革,意味着机会。航天农业,正在展露新的投资机会。

航天生物育种成直接受益行业。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一轮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开展航天育种意义

现代农业的竞争,核心是优良品种的竞争。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诱变育种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多种诱变育种方式之一,也意味着中国开拓的航天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领域为世界所认可。目前,我国的绝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都是在常规条件下经过若干年的地面选育培育而成的。我国航天科学家和农业科学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航天这一最先进的技术领域与农业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对加快我国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育种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我国致力于开发航天育种新品种,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和食物的营养价值,为“菜篮子”工程做出贡献。在23次航天生物学试验中(航天搭载和地面培育),试验品种达到45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草、树等。据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00多个品种培育成功并加以推广应用,3000多份材料正在进行地面选育。采用航天育种育成的优良品种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可树立现代农业、科技农业领先标杆,为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科普农业提供互动体验的新农业环境,让老百姓吃上航天有机蔬菜,真正达到安全食品,放心食品的目标。

---权威机构观点

航天工程育种是空间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实施航天育种工程,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空间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升我国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竞争力。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粮食产需缺口正在扩大,加大对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种业体制改革,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将是国家今后的重点任务,所以,该产业的上市公司将受益匪浅。

广发证券认为,生物育种行业将成为政策利好的直接受益行业,政策护航、资金扶持、资源倾斜,必将使有关育种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预见的快速发展和业绩增长,也将使与育种相关的上市企业成为下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业硅谷课题组组长、航天农业研究专家李宇博士将航天育种称之为“两粒航天种子,一片财富森林”,这是对航天农业的高度评价。李宇博士认为,农业发展的形态由原始自然农业(刀耕火种)向有机农业(农家肥、秸杆等)发展,再到无机农业(化肥、农药)向现在的航天农业(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转变。他说“航天生物育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法宝,是我国科学家开创并占据优势地位的新兴育种技术,是加快培育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

中国生态研究院院长冯洪章表示,太空育种所培育的一些蔬菜品种在营养价值上要高于普通蔬菜,维生素含量高于普通蔬菜两倍以上,铁、锌、铜、磷、锰等微量元素含量都有提升。而太空蔬菜的优势往往还表现在口感方面:太空甜椒可直接生吃,味道微甜,清脆爽口;太空紫红薯生食味甜,水分足,口感犹如优质水果。

---政策导向与呵护

在当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航天工程育种已由十几年前尚显“身单力薄”到“英雄辈出”的华丽转身,已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随着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航天生物育种等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中国政府对航天育种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2010年,闵桂荣等6位航天、农业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将航天工程育种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并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复。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到 “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分别出台政策,对现代农业尤其是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给予大力支持。20114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种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航天工程育种提供了育种技术新的途径,是生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加快其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把“重点研究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列为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进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0]3270号)中明确指出“要将航天工程育种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加强植物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植物新品种,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将生物育种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航天工程育种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动建立空间搭载长效机制,推进航天工程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航天工程育种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不断增强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继续保持我国航天工程育种研究与产业发展的世界领先地位。

---示范效应

航天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每一次航天工程品种的成果都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升级。

在航天农业领域,最前沿、最高端的产业当属种业,“一克种子一克金”就是对航天工程育种价值形象地表述。

据我国著名航天工程育种科学家郭锐介紹:西安航天育种科技园培育的辣椒,单棵最多达到8斤,一亩地能结4500公斤,“航椒6号”亩产量超过5000公斤;比普通番茄大一倍的太空番茄亩产过万公斤,一棵蔓能结出1万多颗果实,每斤售价在六七元;“巨无霸”南瓜体重200公斤;太空百合,植株高大,平均身高1.80米,最高的可达2.26米,花苞长度为1819厘米,一株可开10余朵花,西安航天育种基地共开发了16种品种供应市场。

在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每根豇豆有一米长,每个茄子有三斤重,每亩辣椒产量达5000公斤……在过去11年时间里,已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育成了辣椒、茄子、豇豆、黄瓜、番茄等18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在全国25个省区市累计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烟台蓬莱,航天育种培育的进程已经持续了9个年头。经过不断改进,北沟镇的徐家集村航天育种培育基地培育的航天丹参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量比普通丹参翻了一番,普通丹参亩产只有两三千斤,航天丹参能达五六千斤,培育出的种苗供不应求;航天大豆产量与传统大豆相比高出百分之四五十,蛋白质含量高出8.7%

位于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的北京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椒8号”亩产可达万斤以上;培育出的太空香蕉、太空树莓、太空葡萄、太空兰花、太空百合、太空月季等作物已供向深圳、海南、辽宁等多个区域。

深圳市农科集团公司自2004年进入太空农业领域以来,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太空农业产品研发力度,在短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太空农业产品,上市销售。建立了年产20多吨太空螺旋藻粉的太空螺旋藻研究、生产基地,生产太空螺旋藻粉;应用太空螺旋藻粉,开发成太空营养保健品并于20069月成功进入市场;该集团的太空花卉种类繁多、变异显著,产品生产规模处国际首位,10多万株的太空花卉已销往国内外花卉市场,成为花卉市场追捧的宠儿;“深圳太空1号”豇豆种子已于2006年上市,全国推广面积上万亩。

现在,各地的航天育种基地越来越多,太空农业产品可谓遍地开花,其应用价值被普遍看好。毫无疑问,这是航天科技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航天农业被人们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的朝阳产业。

---未来发展与走向

农业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将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畜拉人耕的传统农业到良种良法配套的现代农业,每一次跨越都是实践与科学技术双向互动,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理念和以航天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开启了农业发展的新纪元。

未来的航天农业要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航天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我国农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按照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构筑起具有航天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效益突出、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航天农业产业体系和航天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带。

未来的航天农业红利输送不仅要在发挥优势、砥砺奋进,在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上体现,而且还能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生产力、协助传统产业转型、开拓新的商业模式等方面上同步体现。

总而言之,按照航天育种品牌化、产业规模化、资源组合化、效益社会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能培训五大功能,创建和完善已有的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地面选育中心、组培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的专业化、产业化园区,用航天农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来推进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得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常规农业通过航天育种新技术的开发、引进、组装和集成配套,成为增产增效的新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的产业模式,促进航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立足内需,面向世界,深耕东盟,推进新一轮航天农业的发展,形成研发、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在扩大开放中拓展红利空间,用倒逼机制输送更多红利。

航天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航天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越来越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李宇 管理学博士

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农业研究专家

中国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副研究员

中国企业发展模式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西部航天品牌项目推广人

E-mail[email protected]<script data-cfhash='f9e31'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13152652780   1317781139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16

邮政编码:10005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石:品种审定制度的纠结
下一篇:种业实业发展需要与资本“相向而行”

分享到: 收藏

qq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