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启动
2012-01-14 12:34:11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日前批复了北京市大兴区等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正式启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将着重探索解决哪些问题?设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意义何在?1月12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和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宋洪远。  新一轮试验围绕六大制度  
  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日前批复了北京市大兴区等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正式启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将着重探索解决哪些问题?设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意义何在?1月12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和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宋洪远。

  新一轮试验围绕六大制度

  据了解,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将围绕六大制度建设选择试验主题,宋洪远对此做了详细解读。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试验主题,目的在于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探索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方式方法,探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政策措施。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一试验主题,目的在于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探索建立坚持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和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措施。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通过强化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探索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体制框架和有效途径。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通过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民和农业农村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
为重点,探索建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据介绍,为加强对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由农业部牵头,中农办等20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确定了超前探索、创新制度,重点突破、配套推进,统一指导、地方为主,先行先试、封闭运行的基本原则;要求有关部门对试验区有关工作要适当放权,在试验过程中允许突破某些政策和体制,并在符合规划、符合程序的前提下,对试验区有关项目建设优先给予支持。

  1987年以来,30个试验区曾推出20多个试验主题和上百个试验项目

  张红宇介绍,1987年开始,我国建立了30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涉及21个省市区160多个县级单位。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试验区推出了20多个试验主题和上百个试验项目,为推动全局改革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为决策提供了参考。

  “20多年来,试验区为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率先探索,创造了许多‘最早’:最早提出建立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最早开始探索山地流转办法,最早启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最早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把家庭承包经营引入草场制度建设,最早把‘大包干’引入国有农场改革等。”宋洪远说,这些“最早”的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了路子。

  宋洪远举例说,河南新乡试验区率先开展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试验,对形成早期全国的“稳购、压销、提价、包干”的粮改方案和此后进行的购销同价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贵州遵义湄潭县试验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将人口政策与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写进了199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在全国予以提倡,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徽阜阳太和县试验区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央制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1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揭晓
下一篇:农技推广的“平利模式”

分享到: 收藏

qq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