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种子价格令人咋舌

时间: 2006年12月31日
来源:
作者:
    今年宁波市10多万亩绿花菜遭遇“寒流”,价格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令菜农更为无奈的是,日本花菜种子价格年年递增,种子成本已占总成本一半以上。

  许多洋品种在抗病性、产量等方面确实具有明显优势,但价格之高也令人咋舌。一粒五彩椒的种子最高卖到一元,球根海棠等花种一克就值数万元……由于这些种子绝大部分是杂交品种,需要年年进口,价格不断攀升。

  欧美许多国家的蔬菜花卉种业几十年前就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不仅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而且通过定向选育,不断提高纯度。我国有“世界动植物种质资源宝库”之称,由于重引种、轻育种,种质资源有时反被国外公司培育成属于他们的优良品种。原产中国的猕猴桃,如今已是新西兰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我省传统花卉如报春花、陆星复等品种被国外种业公司拿去,大批量培育后又返销国内,身价倍增。长此以往,我国农产品不仅难以抢占新的市场,而且会在竞争中陷于被动。

  专家认为,当前,应尽快建立育种平台,筛选出有特色、辐射面广、效益高的种质资源,组成资源库,采用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原生质融合、遗传标记等生物技术手段开展新品种培育。同时,要出台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加强自主开发,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加强,为农户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