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1.1.1普通玉米品种
夏玉米: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春玉米:大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粗缩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或不高于对照。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对以下病害进行鉴定。
夏玉米: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南方锈病。
春玉米: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粗缩病、南方锈病。
1.1.2特殊类型玉米品种
1.1.2.1糯质(干籽粒)、高直链淀粉、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抗病要求参照普通玉米品种。
1.1.2.2青贮玉米品种
大斑病(春)、小斑病(夏)、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其它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鉴定瘤黑粉病。
1.1.2.3鲜食玉米品种
大斑病(春)、小斑病(夏)、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鉴定大斑病(春)、小斑病(夏)、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
1.1.2.4爆裂玉米品种
大斑病(春)、小斑病(夏)、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鉴定丝黑穗病、瘤黑粉病。
1.2抗倒伏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比率不超过20.0%。
1.3生育期
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1.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
1.4品质
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72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69.0%,粗蛋白含量(干基)≥8.00%,粗脂肪含量(干基)≥3.0%;或三者含量之和不低于80.0%。
1.5真实性和差异性(SSR分子标记检测)
同一品种年际间应表现一致,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
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应当<2个。
申请审定品种应当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的,申请者需出具与疑似品种具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的DUS鉴定报告。
2 分类品种条件
总体分为普通玉米(高产稳产、绿色)、特殊类型玉米[糯质(干籽粒)、高直链淀粉、高油、优质蛋白、青贮、鲜食、爆裂等]两大类品种。
2.1普通玉米品种
2.1.1高产稳产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60.0%。
其中,粗淀粉含量(干基)≥75.0%或粗蛋白含量(干基)≥12.0%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增产≥3.0%,且每年增产≥1.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1.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60.0%。
2.1.2绿色品种
仅限于普通玉米品种类型。
2.1.2.1抗病品种
大斑病(春)、小斑病(夏)、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病害抗性均达到中抗及以上,其它病害抗性与对照相当。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0.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率≥60.0%。
2.1.2.2籽粒机收品种
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率≥60.0%。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率≥70.0%。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增产≥3.0%,且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50.0%。
2.2特殊类型玉米品种
2.2.1糯质(干籽粒)、高直链淀粉、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产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60.0%。
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品质:糯质(干籽粒):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8.0%;高直链淀粉玉米: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50.0%;高油玉米:粗脂肪含量(干基)≥7.5%;优质蛋白玉米:蛋白质含量(干基)≥8.00%,赖氨酸含量(干基)≥0.40%。
2.2.2青贮玉米品种
生物产量(干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60.0%。
适收期:以本省大面积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为对照,适收期与对照相当(籽粒乳线位置应≥1/2)。
品质:整株粗蛋白含量≥7.0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0.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3.0%,淀粉含量≥30.0%。
持绿性:适收期全株保持绿色的叶片所占比率≥70.0%。
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比率≤20.0%;或每年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不高于对照。
2.2.3鲜食玉米品种
产量(鲜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率≥60.0%;品质指标优于对照的品种,产量不低于对照。
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85.0,且不低于对照。鲜食甜玉米:鲜样品可溶性总糖含量≥8.0%;鲜食糯玉米、甜加糯玉米: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7.0%。
抗倒伏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2.2.4爆裂玉米
产量:产量不低于对照。
品质:膨化倍数≥25.0%,爆花率≥95.0%。
抗倒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3 其它规定
3.1经专业委员会田间现场考察,有明显缺陷的品种可直接淘汰。
3.2试验对照由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