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种业知识辅导
2011-12-28 16:26:32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学习目标:   掌握:种子(苗)生产技术;种子(苗)质量检验;  熟悉:种子企业经营与管理;  了解:种子与种子产业化;种子行政管理与法规。  本章要点:  现代农业生产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生产的技术和水平。种业是农业的基础,种业是农业的先导。种业兴盛,农业才会发达。  一、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就是采用最新技术繁
    学习目标

  掌握:种子(苗)生产技术;种子(苗)质量检验;

  熟悉:种子企业经营与管理;

  了解:种子与种子产业化;种子行政管理与法规。

  本章要点:

  现代农业生产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生产的技术和水平。种业是农业的基础,种业是农业的先导。种业兴盛,农业才会发达。

  一、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就是采用最新技术繁育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种,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按照良种生产技术规程,迅速地生产市场需要的、质量合格的、生产上作为播种材料大量使用的种子、种苗和无性繁殖材料。种子生产技术是整个种业的最重要环节,它是连接育种和农业生产的桥梁。

  种子生产一方面是技术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管理问题。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路径,在于建设生产基地。

  (一)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种子基地是种子生产经营的基础,种子企业的效益源地。只有加强管理,重点建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种子生产基地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

  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势、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交通条件。

  (2)生产水平及经济条件

  基地应用较好的生产条件,土地肥沃,灌排方便;制种基地需要有一定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以便指导生产。

  (3)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2.种子生产基地的经营管理

  种子生产和经营正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搞好基地的经营管理,有利于促进种子工作的进步,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种子生产基地的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

  (二)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苗)的生产技术与作物的繁殖方式关系密切。作物主要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又分为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及常异花授粉作物三类。

  1.有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农作物的授粉方式不同,其后代群体的遗传特点各异,因此所采用的种子生产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1)自花授粉作物

  自花授粉作物在生产上主要利用纯系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系)混合,利用混合(系)品种;配制杂交种时,一般是品种间的杂交种。在种子生产中,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物学混杂,但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严,可适当采取隔离措施。

  (2)异花授粉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最容易利用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种植杂交种。但在亲本繁育和杂交制种过程中,为了保证品种和自交系的纯度及杂交种的质量,除防止机械混杂外,还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和控制授粉,同时要注意及时拔除杂劣株,以防止发生不同类型间杂交。

  (3)常异花授粉作物

  这类作物在种子生产中,要设置隔离区、及时拔除杂株,防止异交混杂,严防机械混杂。在杂种优势利用上,可利用品种间杂交种,但最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

  2.无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无性繁殖作物品种的个体虽基因型杂合,但其后代群体表现型一致。因而易于保持品种的稳定性。可采用有性杂交与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方法来改良无性繁殖作物。当前无性繁殖作物的病毒病是引起品种退化减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去杂选优,防止混杂退化以外,还应采取以防治病毒病为中心的防止良种退化的各种措施。

  利用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繁殖植物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它是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在无菌条件下,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将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原生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促使其分裂分化或诱导成苗的技术。可以把它看成是常规营养繁殖方式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组织培养与种子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是快速繁殖、种苗脱毒以及人工种子制作等。

  利用茎尖脱毒培养获得无毒种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病毒在植物体内沿着输导组织传遍全身,但分布却不均匀。越是接近生长点的部位,病毒越少,茎尖分生组织中更少或没有病毒。因此利用茎尖作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即可得到无病毒植株。该方法几乎对所有病毒都有效,而且周期短。效率高,可以加速繁殖。

  3.常规种子生产技术

  (1)常规种子的生产程序 我国常用的“循环选择繁殖”程序。

  我国一般将种子生产程序划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良种三个阶段,由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由原种生产良种。育种家种子是品种经审定后,由育种者或育种单位向有关种子部门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种子。根据国家标准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规定,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成为原种。良种则是由原种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我国在原种中分为原种一代和原种二代。原种相当于国外的基础种子,由省、地、县各级原(良)种场生产。根据上述国标的规定,良种则是由常规种原种的第一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良种由地、市、县种子公司建立的生产基地来生产,相当于国外的检验种子。这就是我国的循环选择繁殖生产原种和良种的程序。

  (2)常规种子生产方法 根据我国种子生产程序,良种是由原种繁殖而来,原种的质量对生产用种极为重要。

  我国目前对水稻、小麦、大豆等自花授粉作物及棉花等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常规种子生产规定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生产原种。可以采用三圃制,即单株选择(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合繁殖(原种圃)或者就是采用二圃制,即单株选择(株行圃)、混合繁殖(原种圃)。当然,在个别情况下,也有直接用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的。

  获得原种后,由于原种数量有限,需要把原种再繁殖1~3代,供生产田使用,称为良种生产。各级原、良种场只能生产原种,数量巨大的生产用种需要由地(市)、县种子公司建立的生产基地生产。生产基地要建立种子田制度。一般原种只繁殖两代,但由于专业化种子生产体系尚不健全,一些地区不可能做到大面积年年使用原种一、二代种子,有些地区还要使用三、四代种子。因此种子生产单位除了需要定期用原种进行品种更新以外,还必须建立种子田留种。一级种子田繁殖流程比较简单,每年在种子田选择典型优良单株(穗),混合脱粒,作为下一年种子田用种;种子田经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脱粒做下一年生产田用种。繁殖系数低的作物,需要再种一年种子田,即采用二级种子田繁殖种子。种子田从地块选择、作物轮作、田间布局、栽培措施、收获等环节都要加强管理,特别避免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

  4.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1)杂交种亲本原种的生产

  杂交种亲本是指配制杂交种所需的各类亲本材料,例如玉米的自交系、水稻的三系、二系等。由于上述亲本在生产上连年种植,难免发生混杂退化现象,其中水稻三系的退化现象更为严重,因此,生产杂交种亲本原种必须搞好自交系、三系的选优提纯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原种的质量,保证自交系纯度和制种质量。

  对于种子纯度和质量较好的自交系,可采用自交繁殖和姊妹交繁殖的方法,上述方法也适用于对育种家种子自交系的繁殖。而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种子纯度下降、质量较差的自交系则需要采用选优提纯的方法。其方法有穗行测交提纯法、穗行鉴定提纯法、穗行半分提纯法。其中穗行测交提纯法提纯效果最好,一般在自交系较混杂时应用,但费工费时;穗行半分提纯法适合于纯度较高的自交系,简易省工。缺点是只作一次典型性鉴定,效果不如其它二法;穗行鉴定提纯法介于二者之间,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三系”亲本原种生产技术

  “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目前在水稻、高粱、向日葵等许多作物上已经利用“三系”生产杂交种。为了能够持续利用强优势杂交种,必须不断对其亲本进行提纯。“三系”亲本的提纯生产方法有多种,但可以根据提纯生产过程中有无配合力测定分为成对回交测交法和三圃七系法两类。

  二、种子加工技术

  为了提高种子的净度、发芽力、品种纯度、种子活力,降低种子水分,提高耐藏性,抗逆性、种子商品特性,需要对种子进行加工。所谓种子加工,是指从收获到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的各种处理。种子加工的内容包括种子的清选、干燥、精选分级、种子包衣、种子播前处理、包装等加工工序,即把新收获的种子加工成为商品种子的工艺过程。

  三、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的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品种优良,即优良品种具有产量和品质的优越性,生产使用上的区域性,种植表现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用时间上的相对持久性;二是种子本身优良,即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发芽势、净度、水分、千粒重等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判定种子的质量,需要通过种子质量检验。

  (一)种子质量标准

  种子质量标准是种子标准化最重要的内容,是种子管理部门用来衡量和考核原(良)种生产、良种保纯、种子经营和贮藏保管等工作的标准,又是贯彻种子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的依据。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以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指标衡量。以种子纯度指标作为分级的依据,原则上采用常规种不分级,杂交种分一、二级。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的降为一级良种,达不到一级良种的,降为二级良种,达不到二级良种的,则为不合格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二)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种子检验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按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技术。种子品质包括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品种品质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以真实性和纯度衡量。播种品质指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以净度、发芽力、生活力、千粒重、病虫感染率和含水量检测。

  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种子检验的程序是先扦样,再检测,最后报告结果。检测中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为必检项目。结果报告是记载检验结果的一种证书表格。

  四、种子企业经营与管理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种子企业经营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经营的共性外,还有其经营的特殊性。种子企业应做好市场调查,确定营销策略,制定经营计划,做好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加工、质量与检验、收购与贮藏、运输与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

  (一)种子企业经营

  种子企业经营活动的流程可以简单归纳为:

  科研→示范推广→生产→收购(采购)→储运→销售→结款

  围绕种子企业经营活动的流程,种子企业的工作内容大致有17个方面:

  市场调查→确定新品种选育或引进目标→培育或购买目标品种→未审定的品种参加区域试验并申报审定工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选择制种基地→营销方案决策→与客户订立供销合同→种子生产→种子收购→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加工及包装→种子储运→客户验收、封样及种子质量检验→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及时在不同的客户间调剂→按供销合同催款、结款→订立下一年的供销合同。

  (二)种子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种子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包括了种子生产管理、加工管理、质量与检验管理、收购与贮存管理、运输与销售管理等整个生产过程的各环节,财务管理和经营信息管理等方面。

  (1)种子生产管理

  主要在于种子生产基地要严格执行种子分级繁育和世代更新制度。根据生产技术要求,做好品种布局的区域化,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建立“三圃”及种子田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建立良种繁育的专业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责任心,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去杂去劣工作。

  (2)种子加工管理

  主要是落实各个工序流程的管理。种子加工工序包括种子清选、烘干、精选、包衣和包装等。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种子加工生产流水线。

  (3)种子质量与检验管理

  主要是种子企业要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以及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和方法,企业各部门的全体员工参与,综合管理,全程控制种子质量。建立严格的种子检验体系和制度,种子检验人员持证上岗,根据检验规程进行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检验人员的工作只对检验结果和种子质量负责。

  (4)种子收购与贮藏

  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企业要派技术人员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田间检查,不合格的种子及时淘汰,对合格种子田,逐户核实面积、估计产量,现场监督种子田收获、脱粒,现场取样。种子贮藏就是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降低种子的生理活动,降低种子消耗,防止机械混杂、发热霉变。种子库要做好种子标签及出入库档案管理,做到标牌、账簿与实物一致。

  (5)种子运输与销售管理

  种子调运季节性强,需要合理设计运输线路调配种子,以免造成运力浪费。种子装运卸车中,容易发生破损、装错等问题,必须有专人负责清点、接交、看管等工作。销售管理同样不可忽视。首先要做好营销计划,很多工作都必须细致。

  (6)种子企业财务管理

  种子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流通费用管理、利润管理、财务计划管理和财务控制等方面。

  (7)种子经营信息管理

  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种子经营信息,要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例如通过农业期刊杂志及时掌握育种科研新动态,参加国内外种业有关会议,利用种子信息情报网,及时收集、整理各地种业信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加工处理。分析信息,要尊重信息的客观性,特别要挖掘隐含、潜在的信息,注意信息的全面系统性和相关性,在一定时期内,还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农作物生态区种植划分
下一篇:购买种子注意事项

分享到: 收藏

qq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