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2006-10-26 14:17:43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水稻品种审定标准 一、产量标准和生育期: 中籼早熟组(山区组): A、对照品种: 汕窄8号B、产量: +≥8%C、生育期: 不长于5天中籼中熟组: A、对照品种: 辐优838B、产量: +≥5%C、生育期: 不长于2天中籼迟熟高产组: A、对照品种: 冈优725B、产量: +≥3%C、生育期: 不长于5天*优质米组 A、对照品种: 冈优725B、产量: 国颁
水稻品种审定标准
 
一、产量标准和生育期:
 中籼早熟组(山区组):
A、对照品种: 汕窄8号
B、产量: +≥8%
C、生育期:   不长于5天
中籼中熟组:
A、对照品种: 辐优838
B、产量: +≥5%
C、生育期:   不长于2天
中籼迟熟高产组:
A、对照品种: 冈优725
B、产量: +≥3%
C、生育期:   不长于5天
*优质米组
A、对照品种: 冈优725
B、产量: 国颁一级-≤10%;国颁二级-≤5%;国颁三级+≥0 %
C、生育期:   不长于5天
专用型: 
A、对照品种: 参照相同组别
B、产量: +≥0%
C、生育期:   参照相同组别
抗性型: 
A、对照品种: 参照相同组别
B、产量: +≥0%
C、生育期:   参照相同组别
糯稻组 
A、对照品种: 荆糯6号(籼糯ck),沱江糯5号(粳糯ck)
B、产量: 杂交稻 +≥3%,常规稻+≥8%
C、生育期:   不长5天
  (*:产量指标指年度指标;其它熟组的优质品种的审定标准参照该组执行。)
二、品质
中籼早熟组(山区组)、中籼中熟组、中籼迟熟高产组、抗性型品种品质与对照相当;优质组品种达到国颁三级以上;专用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达26%以上或蛋白质含量达13%以上。
三、抗性
1、抗性型品种抗一种主要病虫害或逆境(0-3级),田间抗性表现与接种鉴定结果一致;2、糯稻品种抗性鉴定颈瘟同一年度不能有两个9级;3、其他类型所有稻瘟病抗性鉴定颈瘟不能有9级。
四、适应性
高产组品种区试年度增产点次不低于70%;高产类型的生产试验不减产;其他类型品种生产试验结果与区试结果基本一致。
五、真实性鉴定
报审品种在田间技术鉴定的同时,取样进行杂交种及其亲本的DNA指纹鉴定,杂交种与其双亲亲子关系不一致的,不予审定;杂交种与现有杂交种无显著差异(不具备新颖性)的,不予审定;新育成亲本与已有亲本无差异(不具备新颖性)的,需再作田间种植鉴定。

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一、常规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中筋小麦:
A、对照品种:川麦107
B、产量:年度增产显著且增产≥5%;年度增产点率≥60%
C、条锈病:中抗以上
D、容重:≥750g/升
E、粗蛋白(干基):13%
F、湿面筋:≥28%
G、Zeleny沉降值:≥30ml
H、稳定时间:3.0-7.0min
强筋小麦:
A、对照品种:川麦107
B、产量:年度减产不显著
C、条锈病:中抗以上
D、容重:≥760g/升
E、粗蛋白(干基):≥14%
F、湿面筋:≥32%
G、Zeleny沉降值:≥45ml
H、稳定时间:≥7.0min
弱筋小麦:
A、对照品种:川麦107
B、产量:年度增产显著且增产≥5%;年度增产点率≥60%
C、条锈病:中抗以上
D、容重:≥750g/升
E、粗蛋白(干基):≤12%
F、湿面筋:≤25%
G、Zeleny沉降值:<30ml
H、稳定时间:<3.0min
二、杂交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1、 产量指标:比对照增产≥12%,对照品种与常规小麦相同;
2、其它标准与常规小麦一致。
 
普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一、产量指标:平丘组年度平均产量比对照川单13增产6.0%以上;山区组年度平均产量比对照川单15增产6.0%以上。区试年度增产点率达70%以上。生产试验产量结果与区试一致。
二、抗性指标:报审品种经两年接种鉴定结果,三个主要病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有一个病害为高感的,或同一区试点田间发病(包括区试记载和田间考察结果)有两个(含两个)以上病害为感的,不予审定。
三、品质指标:籽粒粗蛋白含量≥8.5%,粗淀粉含量≥70%,粗脂肪含量≥4%,容重≥685克/升,赖氨酸含量≥0.2%,两项(含两项)以上指标不达标的,不予审定。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0.4%。
四、DNA指纹图谱鉴定。报审品种在田间质量及技术鉴定的同时,取样进行杂交种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鉴定,新育成杂交种与已有杂交种无显著差异(不具新颖性)的,不予审定;杂交种与其双亲亲子关系不一致的,不予审定。
 
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一、丰产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3%(鲜穗)。如果品质定等≥90分(1等级),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减产≤20%(鲜穗)。如果生育期比对照短5天,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减产≤10%(鲜穗)。
二、稳产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0%试点比对照增产。平均倒伏和倒折率≤15%,如果品质定等≥90分(1等级),两年区域试验每点最高减产幅度应≤25%;
三、品质: 1、甜玉米(NY/T523—2002):可溶性总糖含量≥10%;鲜食甜玉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之和≥80分; 2、糯玉米(NY/T524-2002):直链淀粉(干基)占淀粉总量≤3%;鲜糯玉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之和≥80分。
四、抗病(虫)性:报审品种经两年接种鉴定结果,人工接种鉴定大、小斑病和纹枯病为非高感类型。
 
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一、丰产性:区域试验生物产量(干重)比对照川单13年度平均增产6%以上,全生育期比对照长3天以上,每长1天,增加1个百分点,籽粒产量年度平均不低于对照。
二、稳产性:每年区域试验生物产量70%以上试点比对照增产,平均倒折率在15%以内。
三、品 质:整株粗蛋白质含量≥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0%。
四、病 害:报审品种经两年接种鉴定结果,人工接种鉴定大、小斑病和纹枯病为非高感类型。
 
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一、白色棉品种审定标准
1、产量指标:高产杂交种比对照品种(川棉45,下同)增产10%以上,常规种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抗虫性的品种(达到抗的水平),产量指标不低于对照品种;优质品种的产量指标,杂交种为对照的90%以上,常规种为对照的85%以上。
2、品质指标:高产和抗虫品种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mm以上,麦克隆值4.2-4.8,比强度29.4CN/tex以上;优质品种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mm以上,麦克隆值3.7-4.5,比强度33.6CN/tex以上。
3、抗性指标:枯萎病指达到抗的水平,黄萎病指达到抗(耐)水平。
二、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
1、产量指标:棕色常规棉产量为对照品种的70%以上,杂交种为对照品种的80%以上;绿色常规棉产量为对照品种的60%以上,杂交种为对照品种的70%以上。
2、品质指标:棕色棉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7mm以上,麦克隆值不高于5.2,比强度28CN/tex以上;绿色棉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7mm以上,麦克隆值不低于2.7,比强度25.2CN/tex以上。
3、抗性指标:与白色棉相同。
 
大豆品种审定标准
 
一、早熟组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5%以上,中熟组比对照西豆3号增产5%以上,晚熟组比对照贡选1号增产5%以上;抗性、完全粒优于对照。
二、产量与对照相当,但蛋白质含量达45%以上,或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达63%以上。
三、具有特殊用途的产量比对照不低于3%。
 
油菜品种审定标准
 
一、双低中熟品种以川油21为对照种,其区试产籽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增产3%以上。
二、双低早熟品种以德油早一号为对照种,熟期不能迟于对照,其区试产籽量或产油量比德油早一号增产3%以上。
三、含油率要求达到36%以上,抗性与对照相当。
四、特高芥品种产量与对照相当,芥酸含量达55%以上,或产量比对照增产3%以上,芥酸含量达50%以上;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比对照增产30%以上。上述两类品种不得作为食用,并与企业有合作生产的订单合同。
五、品种在区试中的增产点数达70%(四舍五入)。
 
甘薯品种审定标准
 
一、高产兼用型品种:薯块干率不低于27%;鲜薯亩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2%以上。藤叶产量与南薯88相当,熟食品质中等;抗黑斑病性与贮藏性优于对照南薯88。
二、专用型品种
1、淀粉加工用品种:薯块淀粉含量较对照高3个百分点以上,淀粉亩产较对照增产10%以上,抗黑斑病性和贮藏性明显优于对照。
2、食用及食品加工用品种:薯肉黄色或桔红色,熟食品质与对照相当,薯皮光滑,薯块美观;鲜薯产量与对照南薯88相当,抗黑斑病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 3、饲用型品种:薯块干率25%以上,干藤叶粗蛋白质含量12%以上,鲜薯产量与对照南薯88相当,藤叶增产15%以上,或生物鲜产较对照南薯88增产15%以上。藤叶长势旺,叶片繁茂,茎叶脆嫩多汁,再生能力强,抗黑斑病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
三、特用型品种:
1、叶菜型
茎尖产量比对照增产,食味评分不低于对照,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其他综合性状较好。
2、紫肉型
食用型:肉色紫或紫红,鲜薯亩产1000公斤以上,薯形美观,薯块商品性好,食味好。抗黑斑病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
加工型:花青苷含量大于3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20%以内;花青苷含量大于2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5%以内;抗黑斑病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
 
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
 
一、中晚熟品种:
鲜薯产量较对照(脱毒米拉原种)增产10%以上,淀粉含量16%以上,大中薯率(>75克)75%以上,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鲜薯10亳克以上,薯形外观好,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藏性和食用品质与对照相当。
二、中早熟品种:
鲜薯产量较对照(脱毒川芋56原种)增产10%以上,淀粉含量13%以上,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鲜薯10克以上,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藏性和食用品质与对照相当;适合间套作。
三、加工专用型品种:
1、淀粉加工型品种:淀粉含量17%以上;鲜薯产量较对照(中晚熟品种为脱毒米拉原种、中早熟品种为脱毒川芋56原种)增产或相当,,薯形外观好,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藏性与对照相当。
2、薯块、薯条加工型品种:还原糖含量低于0.2%,大中薯率(>75克)80%以上;鲜薯产量较对照(中晚熟品种为脱毒米拉原种、中早熟品种为脱毒川芋原种)增产或相当,,薯形外观好,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抗晚疫病和一种以上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贮藏性和食用品质与对照相当。
 
苎麻品种审定标准
 
一、产量指标:常规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品种(川苎4号)增产10%以上;杂交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单纤维细度在2200m/g以上的特优品种,原麻产量为对照品种的80%。
二、品质指标:原麻单纤维细度为1900m/g。
三、抗病性:抗苎麻花叶病。

甘蔗品种审定标准
 
一、 糖蔗品种产量和质量标准
亩蔗产量比对照品种川蔗13提高10%以上,甘蔗蔗糖份相当;或甘蔗蔗糖份比对照品种提高1个百分点,亩蔗产量相当。
二、果蔗品种产量和质量标准
亩蔗产量比对照品种沱江红(华南54-11)提高10%以上,且综合商品性状与对照相当;或综合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品种,亩蔗产量与对照相当。
三、抗病性:抗黑穗病
 
果树品种审定标准
 
一、报审品种综合性状必须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产量在同等条件下比同类主要推广品种增产百分之十,或产量相当,但在成熟期、品质、抗病抗逆性、耐贮性、商品性、加工性状等方面有一项以上显著优点;具有特殊用途或突出的经济价值。
二、报审品种:柑桔、苹、梨、桃须有500亩以上,其他果树品种有200亩以上试种示范面积,并具有3个或3个以上地区试验示范点,3年以上数据一致以及有关单位出据的相关证明。
 
茶树品种审定标准
 
报审品种须有500亩以上面积,并具有3个以上地区试验、示范点和3年以上的试验数据及有关单位出据的证明。
一、报审品种综合性状必须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产量比主要推广品种增产10%以上;
二、报审品种抗病性、抗逆性比主要推广品种强;
三、报审品种加工生产的成品茶,内质优于主要推广品种(以内质检验报告为准);
四、报审品种适应性广,并有独特的品质特点。
 
桑树品种审定标准
 
一、 叶用桑品种审定标准
1、产叶量:从栽植第三年进行调查,连续二年的亩桑产叶量高于对照种湖桑32号6%以上。
2、叶质:经两年四季养蚕鉴定,四龄万头茧层量、五龄每百公斤叶产茧量(春秋两季平均数)均超过对照5%以上。
3、抗病性:细菌性黑枯病的枝条发病率在5%以下。
二、 果用桑品种审定标准
1、产果量:从栽植第三年进行调查,连续二年的亩桑产果量高于对照种无核大十5%以上。
2、品质:含糖量不低于对照种,桑果商品性好。
3、抗病性:同叶用桑品种标准。
三、特殊品种审定标准
以上指标中有一项指标显著超过对照种,其余指标不低于对照种。
 
蔬菜食用菌品种审定标准
 
比对照(当前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含10%),或经统计分析增产显著的品种;或产量与对照接近,但品质或成熟期、抗逆性等至少有一项表现突出的品种;对于蔬菜生产所需砧木品种,嫁接苗产量和品质不低于接穗品种,但抗病性、抗逆性显著高于当前生产上主用的砧木品种。
 
青稞品种审定标准
 
一、常规青稞品种审定标准
A、对照品种:康青3号
B、产量:区试年度增产显著且增产≥5%,年度增产点率≥60%
C、条锈病:中抗以上
D、容重:≥760g/升
E、粗蛋白(干基):≥10.0%
F、粗淀粉(干基):≥55.0%
G、赖氨酸(干基):≥0.30%
二、专用青稞品种审定标准(品质特优、青苗产量特高等)
1、粗蛋白含量≥12.0% (方便食品开发)。
2、其它专用的品种标准另定。
荞麦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比对照九江苦荞两年平均增产≥5%,年度增产点率≥60%,抗性优于对照,蛋白质含量达12%以上,苦荞品种氯丁含量≥1%。
 
药用植物品种审定标准
 
一、报审品种基原清楚。
二、报审品种需经过在主产区进行的五点以上两个生长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且在主产区试验示范面积不低于100亩,菌类药材不低于10亩,特殊品种除外。(品种比较试验是指报审品种与对照的比较试验)。 三、报审品种田间植物学性状表现稳定一致,与对照比较,综合性状优,产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内在品质不低于对照;或品质、抗性等多项性状表现突出,产量与对照相当。(对照是指在大面积栽培的该药用植物的主流品种)。
备注:外观性状是指药用部位的形、色、气味、质地评价;内在品质是指药用部位的检查和指标性成分的测定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品种,按药典方法进行检查和测定。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照部颁或地方标准。标准未收载的品种,按照使用用途,由药用植物专委会研究提出评价指标。
 
豌豆品种审定标准
 
比对照青豌豆增产8%以上;或产量与对照相当,但熟期、品质、抗病性、耐旱等方面具有一项以上显著优点或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豌豆新品种。
 
蚕豆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比对照成葫10号增产10%以上,且品质、抗性优于对照;或产量与对照相当,但熟期、品质、抗性等方面具有一项以上显著优点的新品种。
 
花生品种审定标准
 
比对照种天府9号或天府10号增产5%以上(大果型品种以天府9号作对照,小果型品种以天府10号为对照);或抗性、品质、商品性优于对照;有特殊用途品种产量与对照相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管理办法
下一篇: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分享到: 收藏

qq code back_top